关键词
人物库 宋朝
释义怀北宋 993 — 1064
全宋诗
释义怀九九三~一○六四),俗姓陈世称天衣怀
温州(今属浙江)人。
为青原下十一世,雪窦显禅师法嗣。
落发于汴京景德寺
仁宗天圣中试经得度。
凡住楂林、天衣等八刹。
晚以疾居池阳山庵,门弟子智才迎住临安佛日寺
英宗治平元年卒,年七十二。
徽宗崇宁中赐谥振宗大师
事见《宝晋英光集》卷七《天衣怀禅师碑》、《禅林僧宝传》卷一一及《五灯会元》卷一六。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三九二
义怀九八九——一○六○),永嘉乐清(今浙江乐清)人。
姓陈氏,世以渔为业。
长入京师,依景德寺为童行。
天圣中试经得度。
东游姑苏翠峰寺,谒雪窦重显,汲水担柴,辛苦修炼。
后出世于铁佛寺,倡言法要,重显激赏,以为类己。
寻住越州天衣寺,五迁法席,兴荒废,振法道,大兴云门宗风,世称天衣义怀
嘉祐五年寂,年七十二。
崇宁中谥振宗大师
有《天衣义怀禅师语要》一卷。
见《禅林僧宝传》卷一一,《补续高僧传》卷八等。
禅师名义怀
生陈氏
温州乐清人也。
世以渔为业。
母梦星殒于屋除。
而光照户。
已而娠。
及生尤多吉祥。
儿稚坐父船尾。
渔得鱼付怀
怀不忍串之。
私投江中。
父怒笞诟。
甘甜之。
不以介意。
长游京师
景德寺
天圣中试经得度。
怀清癯。
行步迟缓。
众中望见。
鹤在鸡群
时有言法华者。
不测人也。
行市井。
怀背曰。
临济德山去。
怀初未喻。
问耆宿。
曰。
汝其当宏禅宗乎。
行矣。
勿滞于此。
怀初谒荆州金銮善禅师
不契。
后谒叶县省禅师
又不契。
东游至翠峰。
众盛。
怀当营炊。
自汲涧。
折担悟旨。
显公印可。
以为奇。
辞去久无耗。
有僧自淮上来。
怀出世铁佛矣。
显使诵提倡之语。
曰譬如雁过长空。
影沈寒水。
雁无遗踪之意。
水无留影之心。
显激赏以为类己。
先使慰抚之。
怀乃敢通门人之礼。
然诸方服其精识。
自铁佛至天衣。
五迁法席。
皆荒凉处。
怀至必幻出楼观。
四事成就。
晚以疾居池州山庵
门弟子智才
杭州佛日山。
迎归养侍剂药。
姑苏未还。
怀促其归。
至门而怀已别众。
问。
卵塔已毕。
如何是毕竟事。
怀竖拳示之。
遂倒卧。
推枕而化。
阅世七十二。
坐四十六
佛日
崇宁中
敕谥振宗大师
赞曰。
予观雪窦天衣。
父子提唱之语。
其指示心法。
广大分晓。
如云廓天布。
而后之学者。
失其旨的。
争以识情数量。
义学品目。
缁秽之。
譬如燧人氏钻火。
将以烹饪飨上帝。
秦始皇用之。
以烹儒焚书。
岂不误哉。
然余闻。
菩萨宏法。
为内外护。
皆本愿力故。
曾集贤之知雪窦。
言法华之识天衣。
疑非苟然者耶。
义怀
温州乐清陈氏子。
世以渔为业。
母梦星陨屋除。
其光照户。
而娠。
及生尤多吉祥。
儿稚父命坐船尾串鱼。
师不忍投鱼江中。
父怒笞诟。
甘受之。
长游京师
景德寺
试经得度。
师清癯。
行步迟缓。
众中望见。
鹤在鸡群
言法华遇师市中。
拊师背曰。
临济德山去。
初谒金銮善。
次谒叶县省
皆不契。
明觉于翠峰。
师当营炊。
因汲涧折担悟旨。
觉印可之。
辞去久无耗。
有僧自淮上来曰。
怀出世铁佛矣。
峰使诵提唱之语曰。
譬如雁过长空。
影沉寒水。
雁无遗踪之意。
水无留影之心。
觉激赏。
以为类己。
先使慰抚之。
乃敢通门人之礼。
诸方服其精识。
自铁佛至天衣。
凡五迁法席。
所至必幻出楼观说法。
纵横驰骋。
人难遘仰。
庐山舜老夫。
疑之。
后闻其语叹云。
真善知识也。
晚以疾居池州山庵
弟子智才
住杭之佛日山
仰归养侍剂药。
姑苏未还。
师促归至门。
师已别众。
问。
卵塔已成。
如何是毕竟事。
师举拳示之。
遂就寝推枕而寂。
阅世七十二。
坐夏四十六。
塔全身佛日山
崇宁中
赐谥振宗禅师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一
释义怀姓陈氏乐清人
汴京,投景德寺,为行童。
天圣中,试经得度,依明觉禅师
于翠峰,偶汲水折担,忽大悟,作偈呈觉,觉称善。
其后五坐道场,化导甚广。
怀了悟法原,密修净行。
尝问学者云:“若言舍秽取净,厌此欣彼,则取舍之情,乃是众生妄想。
若言无净土,则又违佛语。
毕竟如何?
”复自答云:“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
”晚以疾居池阳山庵
弟子智才临平佛日寺,迎归奉养。
苏州怀促之归,别众而逝,年七十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谷泉北宋
全宋诗
释谷泉衡岳芭蕉庵住持,一号大道禅师(《五灯会元》卷一二),泉州(今属福建)人。
受法汾阳善昭禅师,乃临济宗南岳下十世。
朝归放浪湘中,参谒慈明禅师吾寺,住灵峰寺,后移住芭蕉庵。
嘉祐中卒(《禅林僧宝传》卷一五),年九十二(《神僧传》卷九)。
今录诗六首。
禅师名谷泉
泉南人也。
少聪敏。
性耐垢污。
大言不逊。
流俗憎之。
去为沙门
拨置戒律。
任心而行。
眼盖衲子
所至丛林。
辄删去。
不以介意。
汾阳
昭禅师
奇之。
密受记莂。
南归放浪湘中。
慈明住道吾。
往省觐。
慈明问曰。
白云横谷口。
道人何处来。
泉左右顾曰。
夜来何处火。
烧出古人坟。
慈明呵曰。
未在更道看。
乃作虎声。
慈明以坐具摵之。
接住推置绳床上。
慈明亦作虎声。
大笑。
山有湫毒龙所蛰。
堕叶触波必雷雨连日。
过者不敢喘。
慈明暮归。
时秋暑。
捉其衣曰。
可同浴。
慈明掣肘径去。
于是解衣跃入。
霹雳随至。
腥风吹雨。
林木振摇。
慈明蹲草中。
死矣。
须臾晴霁。
忽引颈出波间曰㘞。
后登衡岳之顶灵峰寺(或云。
云峰寺)。
懒瓒岩。
又移住芭蕉
将移居保真。
大书壁曰。
予此芭蕉庵。
幽占堆云处。
般般异境未暇数。
先看矮松三四树。
寒来烧枯杉
饥餐大紫芋
而今弃之去。
不知谁来住。
住保真庵。
盖衡湘至险绝处。
夜地坐祝融峰下。
有大蟒盘绕之。
解衣带。
缚其腰。
中夜不见。
明日杖策。
遍山寻之。
衣带缠枯松上。
妖也。
又自后洞。
负一石像。
南台
像无虑数百斤。
众僧惊骇。
莫知其来。
后洞僧亦莫知其去。
遂相传为飞来罗汉。
尝过衡山县
见屠者斫肉。
立其旁作可怜态。
指其肉又指其口。
屠问曰。
汝哑耶。
即肯首。
屠怜之。
割巨脔置钵中。
喜出望外。
发谢而去。
一市大笑。
自若。
以杖大酒瓢。
往来山中。
人问瓢中何物。
曰大道浆也。
自作偈曰。
我又谁管你天。
谁管你地。
著个破纸袄。
一味工打睡。
一任金乌东上。
玉兔西坠。
荣辱何预我。
兴亡不相关。
一条拄杖一胡芦。
闲走南山北山
醉卧山路间。
大雪起。
作偈曰。
今朝甚好雪。
纷纷如秋月。
文殊不出头。
普贤呈丑拙。
畜一奴名调古。
日令拾薪汲涧。
或呼对坐岩石间。
赠之以偈曰。
我有山童名调古。
不诵经。
不礼祖。
解般榾柮禦冬寒。
随分衣裳破不补。
会栽蔬。
种芋
千山万山去无惧。
阿呵呵。
有甚讨处。
慈明迁住福严
又往省之。
少留而还。
作偈寄之曰。
相别而今又半年。
不知谁共对谈禅。
一般秀色湘山里。
汝自匡徒我自眠。
慈明笑而已。
乃令南公更谒泉。
与语惊曰。
五州管内。
乃有此匾头道人耶。
南公夏于法轮。
因写偈。
招之曰。
一自与师论大道。
别来罕有同人到。
如今抛却老狂僧
却去𡵺嵝峰头坐。
大雪漫漫。
猿声寂寂。
独吟咏。
自歌曲。
奇哉大道。
知音难得。
孤云何日却归山。
共坐庵前盘陀石。
南公讥其坦率。
戏酬以偈曰。
饮光论劫坐禅。
布袋经年落魄。
疥狗不愿生天。
却笑云中白鹤。
云峰悦公访之。
以偈赠之曰。
高才禅者。
心如孩儿貌山野。
特特扶筇远谒予。
三年见之如初也。
不参禅不问道。
寻常只倡渔家傲。
禅人见渠冷如灰。
渠见禅人淡如皂。
有结伴诣常宁
阿育王所藏舍利塔者。
以偈赠之曰。
诸禅结伴游玉塔。
灵踪胜境将心劄。
归来举似看如何。
何似狂僧无缝塔。
无缝塔。
最难邈。
岂同白玉受人踏。
五湖四海尽云奔。
踏破几多鞋共靸。
无缝塔。
甚匼匝。
若遇同人方始答。
忽然展手借样看。
便与拦腮鼓一搭。
嘉祐中
男子冷清妖言诛。
坐清曾经由庵中。
决杖配彬州牢城。
盛暑负土经通衢。
弛担说偈曰。
今朝六月六。
谷泉被气𡎺。
不是上天堂。
便是入地狱。
言讫微笑。
泊然如蝉蜕。
阇维舍利不可胜数。
人塔之。
至今祠焉。
释谷泉
未详其姓氏。
泉南人也。
少聪敏性耐垢污。
大言不逊流俗憎之。
去为沙门
拨置戒律任心而行。
汾阳昭禅师
奇之密受记莂。
南归放浪湘中。
慈明住道。
吾往省觐。
慈明问曰。
白云横谷口。
道人何处来。
泉左右顾曰。
夜来何处火。
烧出古人坟。
慈明呵曰。
未在更道看。
乃作虎声。
慈明以坐具摵之。
接住推置绳床上。
慈明亦作虎声。
大笑。
山有湫毒龙所蛰。
堕叶触波必雷雨连日。
过者不敢喘
慈明暮归。
时秋暑。
捉其衣曰可同浴。
慈明掣肘径去。
于是解衣跃入霹雳随至。
腥风吹雨林木振摇。
慈明蹲草中。
死矣。
须臾晴霁。
忽引颈出波间曰㘞(音祸)后登衡岳之顶灵峰寺懒瓒岩。
又移住芭蕉
将移居保真。
大书壁曰。
余此芭蕉庵幽占堆云处。
般般异境未暇数。
先看矮松三四树。
寒来烧枯杉
饥餐大紫芋
而今弃之去。
不知谁来住。
住保真庵。
盖衡湘至险绝处。
夜地坐祝融峰下。
有大蟒盘绕之。
解衣带缚其腰。
中夜不见。
明日杖策遍山寻之。
衣带缠枯松上。
妖也。
又自后洞负一石像至南台
像无虑数百斤。
众僧惊骇莫知其来。
后洞僧亦莫知其去。
遂相传为飞来罗汉。
尝过衡山县见屠者斫肉。
立其旁作可怜态。
指其肉又指其口。
屠问曰。
汝哑耶。
即肯首。
屠怜之割巨脔置盆中。
喜出望外发谢而去。
一市大笑。
自若。
化于嘉祐十五年六月六日
阅世九十有二。
坐六十四夏。
人塔之至今焉。
谷泉
泉南人也。
少聪敏。
性耐垢污。
大言不逊。
流俗憎之。
去为沙门
拨置戒律。
任心而行。
眼盖衲子
所至丛林辄删去。
不以介意。
汾阳
阳奇之。
密受记莂。
南归放浪。
湘中数来往。
道吾访慈明
道吾有湫。
毒龙所蛰。
堕叶触波。
必雷雨连日。
过者不敢喘。
慈明暮归。
时秋暑。
捉其衣曰。
可同浴。
慈明掣肘径去。
于是。
解衣跃入。
霹雳随至。
腥风吹雨。
林木震摇。
慈明蹲草中。
死矣。
须臾晴霁。
忽引颈出波间。
曰㘞。
后住南岳懒瓒岩。
又移住芭蕉
将复移保真。
大书芭蕉壁曰。
予此芭蕉庵。
幽占堆云处。
般般异境未暇数。
先看矮松三四树。
寒来烧枯杉
饥餐大紫芋
而今弃之去。
不知谁来住。
住保真。
夜地坐祝融峰下。
有大蟒盘绕之。
解衣带缚其腰。
明日杖策寻之。
衣带[联-耳+糸]松枝上
妖也。
尝过衡山县
见屠者斫肉。
立其旁。
作可怜态。
指其肉。
又指其口。
屠问曰。
汝哑耶。
即肯首。
屠怜之。
割巨脔置钵中。
喜出。
望外感谢而去。
一市大笑。
自若。
以杖大酒瓢。
往来山中。
人问瓢中何物。
曰。
大道浆也。
作偈曰。
我又谁管你天。
谁管你地。
著个破纸袄。
一味工打睡。
一任金乌东上。
玉兔西坠。
荣辱何预我。
兴亡不相关。
一条柱杖。
一葫芦间。
南山北山
畜一奴名调古。
日令拾薪汲涧。
或呼对坐岩石间。
赠之以偈曰。
我有山童名调古。
不诵经不礼祖。
解般榾柮禦冬寒。
随分衣裳破不补。
会栽蔬能种芋
千山万山去无惧。
阿呵呵有甚讨处倚。
遇上座来参。
问庵主在么。
曰。
谁。
曰行脚僧。
曰作甚么。
曰礼拜庵主。
曰恰值庵主不在。
曰你聻
曰向道不在。
说甚么你。
我拽棒趁出。
次日来。
又趁出。
一日又来。
拦胸扭住曰。
我这里虎狼纵横尿床。
鬼子三回两度。
来讨甚么。
曰人言庵主亲见汾阳来。
解衣抖擞曰。
你道我见汾阳来。
有多少奇特。
再访慈明
作偈寄之曰。
相别而今又半年。
不知谁共对谈禅。
一般秀色湘山里。
汝自匡徒我自眠。
慈明笑而已。
乃令南公更谒泉。
与语。
惊曰。
五州管内。
乃有此匾头道人耶。
嘉祐中
男子冷清妖言诛。
坐清曾经由庵中。
决杖配郴州牢城。
盛暑负土经通衢。
弛担说偈曰。
今朝六月六。
谷泉被气𡎺。
不是上天堂。
便是入地狱。
言讫微笑。
泊然蝉蜕。
阇维。
舍利不可胜数。
人塔而祠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知信北宋 ? — 1088
知信
福州闽县萧氏。
萧氏以捕鱼为业。
儿时随父渔于江。
所得辄弃之。
且触事疏通无忧恚。
疑惧抚会而言。
或非人意所及。
年十二去家。
持头陀行甚苦。
山行遇虎。
祝之曰。
使我得披如来衣。
作世间眼者。
当不害我。
虎妥尾而去。
年二十有六。
以诵经应格。
得僧服。
平居与众劳侣。
共一手作。
所游非一师。
所行非一行。
最后入夹山遵之室。
师资相合。
如石投水。
莫之逆也。
师之接人。
不为惊涛险崖关锁闭距。
然非相应者。
终不得其门而入。
夹山
任直岁典座馀十年。
满山。
水陆不耕者皆为田。
住禅昌寺二十一年。
其初草衣木食。
寝食破屋数间。
未几。
广厦不知寒暑。
斋供数百人。
师随事庄严。
不懈如一日。
或劝师。
安用苦色身。
以徇事缘。
宴居养道可矣。
师曰。
一切贤圣。
出生入死。
成就无边众生。
行愿不满。
不名满足菩提。
我何人也。
为之益力。
元祐三年闰十二月示疾。
问日早晚。
曰。
午矣。
起坐而逝。
五十九岁也。
葬于福昌善禅师之左。
有语录。
黄山谷
书其后行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释圆玑北宋 1036 — 1118
全宋诗
释圆玑一○三六~一一一八),俗姓林福州(今属福建)人。
年十六得度,游东吴,依天衣怀禅师
怀殁,师事黄檗南禅师,与俱迁黄龙寺
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殁,辞去。
年四十八住洪州翠岩寺,又十年金陵圆通寺
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移住保宁寺
政和五年(一一一五),易保宁神霄宫,即日退,庵于城南。
政和八年卒,年八十三。
事见《禅林僧宝传》卷三。
今录诗三首。
禅师名圆玑
福州林氏。
子生方晬而孤。
舅收毓之。
年十六。
视瞻精彩。
福清应天僧传捧见之。
异焉曰。
若从我游乎。
仰视欣然。
为负杖笠去归。
俄试所习得度。
东吴
天衣怀
怀殁。
师事黄檗南禅师
密授记莂。
天姿精勤。
荷担丛林。
不知寒暑。
垦荒地为良田。
为美干。
守一职。
十年不易。
南公称以为本色出家儿。
及迁黄龙。
与俱。
熙宁二年
南公殁。
建塔毕。
辞去。
东林总公
命为堂中第一座。
人望益峻。
信之龟峰
潭之大沩。
争迎致。
坚卧不答。
宝觉禅师
欲以继黄龙法席。
掉头掣肘径去。
宝觉不强也。
人问其故。
对曰。
先师诫我。
未登五十。
不可为人。
客于归宗。
时年四十八矣。
佛印元公
劝之以应翠岩之命。
昌帅谢景温师直请也。
十年
移住圆通
金陵朱彦世英请也。
崇宁二年
世英复守金陵
保宁虚席。
自近。
江淮缙绅。
都会休沐。
车骑填门。
奕棋煮茗。
如兰丛。
如玉树。
俎豆其中。
兀如枯株。
然谈剧有味。
睢阳许顗彦周
锐于参道。
作礼。
曰。
莫将闲事挂心头。
彦周曰。
如何是闲事。
答曰。
参禅学道是。
于是彦周开悟。
良久曰。
大道甚坦夷。
何用许多言句乎。
侍者
理前语问之。
侍者瞠而却。
彦周曰。
言句
又不可废也。
疾学者味著文字。
作偈曰。
不学文章不读书。
颓然终日自如愚。
虽然百事不通晓。
是马何曾唤作驴。
政和五年
保宁为神霄。
即日退庵于城南。
八年九月示微病。
二十二日浴罢。
说偈而逝。
阅世八十有三。
坐六十三夏。
阇维有终不坏者二。
而糁以五色舍利。
塔于雨华台之左。
赞曰。
自号无学老
而书偈于所居之壁。
曰。
无学庵中老。
平生百不能。
忖思多幸处。
至老得为僧。
宣和元年正月
诏下。
发天下僧尼。
为德士女德。
化去。
已逾年矣。
夫岂苟然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徐师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人字望圣
神宗元丰中南康军,有治状。
公暇建堂,植八号为直节,言当守节杉树之直;又筑亭明月泉上,称欲守廉似泉水之清。
苏辙为作《直节堂记》,黄庭坚赋《明月泉铭》,名重于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清豁五代至宋初 ? — 97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6 【介绍】: 五代至宋初僧人
福州永泰人
俗姓张
初依鼓山神晏出家,后谒大章山契如庵主,终嗣泉州睡龙道溥
漳州保福寺。
刺史陈洪进赐号性空禅师
工诗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76 俗姓张福州永泰(今属福建)人。
初依鼓山神晏为僧,后谒大章山契如庵主,终嗣泉州睡龙道溥
漳州保福寺。
刺史陈洪进赐号性空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二二有传。
全唐诗》存诗1首。
景德传灯录》及《五灯会元》卷八另存诗偈2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全宋诗
释清豁
~九七六),福州(今属福建)人。
泉州开元上方院,留漳州保福寺。
太祖建隆三年(九六二),辞归至贵湖。
刺史陈洪进赐紫方袍,号性空禅师
太宗太平兴国元年,卒。
事见《泉州府志》卷六五。
今录诗二首。
大章山契如庵主
福州永泰人
素蕴孤操。
志探祖道。
预玄沙之室。
颖悟幽旨。
玄沙记曰。
子禅已逸格。
则他后要一人侍立也无。
师自此不务集徒。
不畜童侍
隐于小界山。
刳大朽
处其中。
容身而已。
游僧至。
皆随扣而应。
有问生死到来。
何回避。
师曰。
符到奉行。
曰。
然则被生死拘将去也。
师曰。
阿㖿㖿。
清豁冲煦闻师名。
造之值师采
问曰。
道者如庵主在何所。
师曰。
从何处来。
曰。
山下来。
师曰。
因何得到这里。
曰。
这里是何处所。
师揖曰。
那下吃茶去。
二公方省是。
师遂至庵。
夜睹豺虎奔至庵前。
自然驯扰。
有诗曰。
行不等閒行。
谁知去住情。
一餐犹未饱。
万户勿聊生。
非道应难伏。
空拳莫与争。
龙吟云起处。
闲啸两三声。
二公。
寻于大章山创庵。
请师居之。
两处孤坐。
垂五十二载而化。
永泰人
少聪敏。
鼓山国师
与落发。
初谒大章。
后参睡龙。
龙一日问曰。
阇黎
见何尊宿来。
还悟也未。
曰。
清豁常访大章。
得个信处。
睡龙于是上堂。
集大众召曰。
清豁阇黎
出对众烧香说悟处。
老僧与汝證明。
师乃拈香曰。
香已拈了。
悟即不悟。
睡龙大悦而许之。
僧问。
家贫遭劫时何。
师曰。
不能尽底去。
曰。
为甚么不尽底去。
曰。
贼是家亲。
是家亲。
为甚翻成家贼。
师曰。
内既无应外不能为。
忽然捉败功归何所。
师曰。
赏亦未曾闻。
曰。
恁么即劳而无功也。
曰功不无成但不处。
为何不处。
师曰。
不见道太平本是将军定。
许将军见太平。
师后将顺世。
忽舍众入山。
乃遗偈曰。
世人休说路行难。
鸟道羊肠只尺间。
珍重苧溪溪畔水。
汝归沧海我归山。
即往贵湖卓庵。
未几。
谓门人曰。
吾灭后。
将遗骸施诸虫蚁。
勿置坟塔。
言讫入湖头山。
坐磐石。
俨然而化。
门人禀遗命。
延留七日。
竟无虫蚁侵食。
遂就阇维。
散于林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